【荐书】最接地气的指南书 《不要等到毕业以后》



《不要等到毕业以后》
 
    迄今为止,最接地气的指南书。

  这是一本用心打磨的书,百分百原创,不是那些东拼西凑的大学生人生鸡汤指南。

  没有空洞的说教,只有切实可行地实操建议。

  57条人生成长建议、57个实操训练、10位同学的精彩分享、40本好书推荐。

  不论你是新生或老生,如果你是不会选择,不敢选择,不能坚持选择的人,如果你是为专业,为就业,为求学,为人生而迷茫的人,这本书会帮你行动起来!
  
 
内容简介

    大学要不要勤工俭学?大学生如何经营自己的人脉?考研还是就业?

  牛人的成功能复制吗?大学生创业值得鼓励吗?去上班,还是考公务员?

  《不要等到毕业以后(京东独家首发)》从新生入学后的人生规划、大学期间的社会实践到毕业求职的各方面,全面、深入地回答了困扰着当前大学生的一系列问题。无论你是新生,还是害怕未来找不到出口的二、三流大学、冷门专业的迷茫老生,看完这本书,将改变你的命运轨迹。与其说这是一本帮助大学生成长的书,不如说这是告诉你如何规划和组织整个大学四年。
 
作者简介



 
    张志,微博@秋叶语录,国内最受欢迎的PPT达人。每晚都坚持在深受大学生欢迎的微信公众账户"秋夜青语"(微信号qyxoxoxoqy)上和全国大学生互动。现为武汉工程大学副教授,上海卓弈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讲师,大项目商务策划及网络营销传播顾问三栖职场人物。著有《说服力,让你的PPT会说话》、《说服力-工作型PPT该这样做》、《说服力-缔造完美的演示PPT》、《微博控控微博》、《微信控控微信》、《榨干百度谷歌》、《超越对手-大项目售前售后的30种实战技能》。
 
精彩书评

    推荐大家看看张志老师的书,作者并不只是简单地谈论大学生规划和毕业求职,而是把每一个问题都尽可能谈得深入、透彻。
——古典 新精英总裁、《拆掉思维里的墙》作者
 
  这本书所选的内容都是大学生读者比较期待的私藏推荐,也是这个时代年轻朋友最需要的声音。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袁岳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
 
  看完张志老师的这本书,我这个当校长的也很受用,并打算将它的主要内容作为入学新生的培训指南。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胡建波 西安欧亚学院校长、教授
 
  几乎每个走进大学的年轻人都有奔跑的欲望,但很多人苦于找不到方向。张志老师这本书,提供了正确的思考方法,就连我这个有近30年教龄的老教师读了也深有感悟。
  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刘玉 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教授、点团队创始人
 
  这本书覆盖了从新生入学后的人生规划、大学期间的社会实践到毕业求职的各个方面。与其说这是一本帮助大学生成长的书,不如说这本书告诉大学生如何规划组织整个大学四年。
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——唐红波 武汉大学辅导员
 
精彩书摘

我想换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

  最近几年很流行电视达人秀比赛,比如“中国达人秀”“中国好声音”“我是歌手”。很多人能走上这类节目,是因为他们的心里都有一个梦想。

  很多大学生在学校浑浑噩噩过日子,他们的理由是目前所学的专业自己并不感兴趣。他们会说假如我读的是喜欢的专业,肯定会努力,就像那些达人们一样。

  我在大学听到很多学生以不喜欢专业为由,不好好学习、荒废学业和虚度青春。我深感痛惜。

  真正的梦想是经过现实无情打击后,却依然愿意去相信、去坚持。那些让大家感动落泪的参赛选手,哪个是一帆风顺的?其实,他们之所以能赚到你的眼泪,是在打击面前选择了坚持,而你选择了放弃。

  如果只一味地抱怨专业不好,为自己的懒散、不求进取找借口,我只能说,你真的错了。

  什么是专业?专业是将来你走到社会上能够让自己生存的一技之长。

  专业不等于爱好,也不等于毕业证。所谓专业,它的真实含义就是不管你是否喜欢它,都必须经过大量艰苦的专业训练才能成为“专”才,然后靠它就“业”。

  要知道,99%的人把自己的爱好当工作是一种奢望,最现实的选择是通过大学四年学习让你拥有一技之长的技能。一个人只要有了一技之长,就能立足社会,将来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挥的空间机会就会很多。

  还有同学说自己已经很努力地学习但没有成效,是不是不适合目前这个专业?很多书都强调要成功就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,假如没有特别的天赋,是不是应该尽快换一个专业?

  我其实不喜欢机械专业。如果谈营销策划,谈广告文案,谈PPT制作,谈项目管理,谈时间管理,我都自信可以成为一流高手。在机械领域,我只能说自己很平庸。但正是这份平庸的技能帮我谋得了一个大学教职,使我慢慢有了空间去发展自己真正的爱好。

  大学里的专业学习,好比学做饭,只要肯学都能学会。除非你是要成为顶尖级的大厨,那才需要点厨艺天分。

  除了个别专业,当今大学里面的功课,并不要求你有多么高的智商和天赋。

  抱怨自己很努力却没有成效的同学,也许要反思一下,真正的问题其实不在专业,而是你根本没有适应和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。

  绝大部分“天才”是经过艰苦的专业训练后拥有特殊技能的人。其实,最好的天赋也需要不断修炼才能成器,“勤奋+坚持”是打败天赋的最好武器。

  还有的同学担心自己的专业是冷门,就业困难,是不是应尽早调换专业?这个问题是客观存在的,大学里也有换专业的空间。

  但是我也提醒大学生朋友,在换专业前需冷静思考三个问题:

  第一,你了解自己的专业吗?

  第二,你了解自己想去的专业吗?

  第三,你想过未来10年后这个社会更需要哪种人才吗?

  当然,我也不建议大学生强迫自己去学自己完全没兴趣的专业,我只是提醒,在说爱或者不爱一门专业之前,至少要能说出这个专业是学什么的,将来能够在哪些行业哪些岗位发挥怎样的作用。假如对这个专业一无所知,那为什么这个专业适合或者不适合你?无论理由是什么,都显得苍白。

  在了解专业后,先试试能否培养出你对专业的热情。任何行业做到精深,都不愁就业,也不缺成就感。

  我喜欢的态度是:先做出一流的事,自然拿一流的回报。

  在这里提醒大家,冷门专业也许意味着竞争对手少;也许是未来社会的热门专业。

  选择所谓的“好”专业,也要考虑将来尽可能利用你家庭人脉资源的专业。但没有背景的人,选择一门相当艰苦、技术含量高的专业,将来总可以靠它吃饭。

  最后建议大家看一段@罗振宇讲的视频《罗辑思维——夹缝中的80后》,一定会有收获。

  实操训练:绘制你所在学校换专业的流程图

  现在大学大都提供了调整专业的机会,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规定。如果真的想明白需要调整专业,那么你决定转专业之前,应该弄清楚相关流程。

  在启动任何大工作之前,我都建议先尝试画出整个事情的流程图(见图2)。只有建立对事情的整体思维,才能准确地判断出其中的关键环节,才能够为不可预测的挫折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。

  一个好的流程图,除了能够让人了解各个阶段的衔接顺序,还应该让人了解这个过程中传递的信息,如每个阶段负责人是谁,需要满足怎样的条件才能进入下一环节,每个环节有无资金或其他的特殊要求等等。

关闭